中国为什么不归化?
足球这个东西吧,在中国真的是一个无底洞,投入越多越亏。 先说说巴西、阿根廷那些南美球队吧——你看到的是他们踢球的快乐和轻松,其实背后是深深的无奈。以阿根廷为例,每年财政赤字都要投到上亿美金进去(当然这跟梅西今年把工资降了有很大关系),这些钱对于阿兹台克王朝的复兴有什么用呢?根本没用!但没钱你就别想在这种豪门球队里买到好的球星,球员的工资又高得离谱,更不用说建一个像样的球场和青训营了…… 中国现在归化的思路是不是就是照搬南美的套路?我只能说很有可能。而且更悲催的是,就算是中国足协耗资巨额引入了大批外籍球员,这些球员也大概率不会为中国国家队效力。
因为中国队真正的对手根本不是海外华人华侨组建的“狮龙”队或者东南亚球队。而是日韩澳伊巴蜀等联赛强队的归化球员组成的亚洲劲旅。 为什么我要说归化的球员不会为中国国家球队效力?因为一旦你归化了某一名球员,那么意味着这名球员在代表国家队比赛时,他的队友大部分都跟他不是一个国家的,这种团队很难有凝聚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而如果不用归化球员,那支由本土球员组成的国家队又在实力上跟海外的顶级强队差距太大,跟同级别的日韩伊巴蜀队也有不小差距,这样打比赛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归化这条路,走不通;花钱买实力这条老路,继续走,走到黑!
再来说说非洲球队,坦桑尼亚那种穷得连足球场都只能临时搭建的国家就算了,我跟你说完了你心里也就平衡一点。毕竟人家穷得太彻底,跟你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选手。 但如果说到马拉维、布隆迪这样的有一定经济基础,并且重视足球发展的国家,我觉得归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来这些国家的人口并不多,二来他们有完整的青少年训练体系,三来他们的联赛水平虽然不高,但对于中国球员的成长还是有着很大的帮助。 最关键的一点是,马拉维、布隆迪这些国家的足球运动员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给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看了 @陈奕迅 的答案,我忽然想到一个事:2014年5月的时候, 《福布斯》公布了一个全球明星收入排行榜(运动员)的Top30榜单 。这个榜上共有8位中国运动员上榜了! 在亚洲只有中国香港有两位选手入了榜——分别是“羽毛球天王”李宗伟、和“飞鱼”张亮; 中国队在足球项目中也只有一位选手入榜——郜林 以篮球为例,NBA球员中收入最高的球员勒布朗詹姆斯的收入为3900万美元左右,姚明排在第十三位,以606万美金的收入位列全联盟第九百多位;而在世界其他顶级联赛里,收入最高的是效力于巴黎俱乐部的阿根廷球星梅西,年收入达到了2100万美金。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即便是在职业体育领域,中国运动员也处在非常低的收入水平了。 但我们仍然要强调一点:这些运动项目都是在中国体育产业体系下,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收入阶层”——他们的收入水平已经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了,并且他们所从事的运动本身也是人类极限挑战中的佼佼者。 如果说这些运动项目还不足以让中国运动员获得国际关注的话,那么我想到了另外一些运动项目上的“杰出代表们” ——
比如体操王子李小鹏,他是2000年以来中国第一个拿到奥运会男子个人全能金牌的运动员,他的职业生涯共获得四枚奥运奖牌(两金一银一铜);
还有中国第一位在直布罗陀挑战欧米茄奖的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球王”的乒乓球国手孔卡;
以及另一位伟大的运动员,中国首位在西方大型赛事上夺冠的羽毛球男单冠军——鲍春来…… 或许还有一些人不太了解鲍春雷,他是一位十分传奇的人物——他在羽毛球场上创造了无数的中国纪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人物之一。在他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在世锦赛或奥运会等大赛中取得过男子单打项目的任何一枚奖牌甚至是一个积分,而他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世锦赛男单八强的选手;
而之后他更是被新加坡邀请参加那里的公开赛,并在那里成功夺金。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得更开阔一些:为什么我们的顶尖运动员不能加入外国国籍呢?因为在我们国家,很多普通人的梦想就是成为像鲍春雷这样的伟大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