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冠军叫什么娜?
16日,38岁的时巧灵以“黑梅”为网名,经过5个小时激战,战胜王琳娜,摘得34届女子全国象棋冠军。这位“新科皇后”,将于12月28日起,和现有女棋王王琳娜进行一场“胜负五番夺标战”,争夺当年女子冠军头衔和百万奖金,这也是“象棋霸王”刘大为创办的34届全国象棋锦标赛女双冠军。
在此之前,曾有人以“象棋皇后”来冠时下最为红火的女子象棋运动员王琳娜之名,对此王琳娜并不反对,反以为荣。这“象棋皇后”的称呼到底是为什么的呢?下面来介绍一下:
何谓“象棋皇后”?这得从何说起呢?还得从天津那位身残志坚的女教师李茵说起。
1989年,李茵执教的第一年,她的学生方蕾获得了全国少年象棋比赛乙组冠军。这对于一个刚刚执教的学生来说,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李茵在欣喜之余,却震惊地获悉,比“方蕾现象”更为轰动的消息震惊:方蕾选手比赛的时候竟不用真手,是“假手”赢的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方蕾的“假手”就是她的另一只手——电脑配件“脑芯片”!
在“科技与奥运”为主题的第27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方蕾作为象棋项目中的佼佼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高手过招,面对亚洲冠军、韩国选手崔静雅,她靠着“脑芯片”强大的搜索功能,仅下55手就把对手杀了!但遗憾的是,由于比赛规则的限制,方蕾最终只得把“冠军”让给了韩国人。
正是这一次的遗憾,引发了国内许多专家、学会的深思。中国象棋协会经过研究,提出给方蕾“特批”一项技术让子赛:对手可享受“先洗手,后用药”的特殊照顾,即比赛开始前,让方蕾先在卫生间把一只胳膊洗净后,让对手与之对阵。
方蕾获得了冠军,但却失去了一次与世界一流棋手过招的机会,中国棋协作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让中国棋手失去了和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对弈的机会。中国棋院为此还专门做了《关于“方蕾现象”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考》的调研,“方蕾现象”成为中国“计算机象棋运动”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国象棋协会还做了许多尝试,但中国象棋毕竟不是射击,不是凭一只“假手”就能战胜对手的。
“象棋皇后”何艺娜
17岁的何艺娜在夺取个人第一个全国冠军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艺名”改为了“象棋皇后”。实际上,她本人对此并不满意,因为冠军是“棋后”,而不是“皇后”。
在台湾,棋后指的是第一位获得女子全国冠军的棋手。从1961年第1届女子全国象棋锦标赛至今,先后有22位女子全国冠军,其中夺得首冠的是“泰斗”级人物胡荣华之妻张欣,于1961年取得桂冠,随后12届女子冠军赛皆由台北市选手夺得,直到1982年第12届,才出现了第一位内地棋手,上海选手阮元茜。此后,又有8个内地选手获得了这一头衔,但是台湾地区选手依旧强势,独占4尊,其中“四大美女”徐冰、陈丽淳、黄雅云、林瑞芳各获两次。这一称谓直到1995年的胡明明的出现才得以改变。
“徐军炮”名震棋坛
1944年,徐寅正在重庆读中学时,开始接触中国象棋。之后,徐寅正改名徐斌,取“军”字,是因为他喜爱《诸葛亮集》,取“炮”为行囊,是因为喜欢行军打仗,所以自号“徐军炮”。中国棋坛上称第一流高手为“大师”,徐军炮是继杨官磷、叶文美、赵冬旭之后,新中国第一位全国性象棋大赛的冠军获得者。他是解放军的第一位“军棋王”。
在中国象棋棋盘上,“兵”是最初级的一个子力,兵的性质是直攻对方将(帅),一旦到达对方的将(帅)面前,将(帅)就“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但一旦兵越过了将(帅),将(帅)便可以攻击兵。兵过将(帅)之后,便成了炮,就像“勇士冲上了最前面的防线,将战火喷向侵略者的胸膛。炮就是这把锐利的武器……”,所以,我们称呼中国象棋高手的时候,如果他的技术以正面攻击的“兵”为主,则我们称其为“炮手”,如果他的技术是以调整自己一方的阵形,以防御为主,则称其为“将”或“帅”。
著名象棋手“瞎子”彭健 兴
36年前,15岁的少年彭健兴在广州第一次参加全国象棋比赛便一鸣惊人,获得少年组冠军。从此,南粤少年“瞎子”初长成,棋风独具,成为江湖上人称道的一代豪侠。1981年,第3届全国运动会象棋比赛,他在和湖北棋手柳大华的一盘“势均力敌、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对局中,创造出一个经典杀法,被称为“健兴炮”。
“太极剑”杨德奇
从1957年至1993年,杨德奇连续37年保持湖北象棋冠军,被誉为“湖北第一位棋坛宗师”。杨德奇创造出一个真正的“杨氏棋路”:轻灵飘逸,似柔实刚,似急实缓,式正招奇,稳健出奇,慢中有快,稳中有变,擅长防守逆转。他的棋风“像太极剑一样以柔克刚、招招连贯、稳当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