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资格赛是什么意思?
所谓“资格赛”其实是个通俗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就是分组循环赛(可能部分队伍实行两分制)。 比如一场32人的比赛,分成八个组,每组四个人,进行16场单打。这样每个选手都要和其余7个对手各赛一场,胜者得4分,负者得0分,这样按积分排出座次。
至于几个小组第一晋级决赛阶段,那就看比赛的意图了。是采用淘汰制还是排位制主要取决于参赛人数与晋级名额之间的关系。如果参赛人数较少而名额较多,那么就可以直接采用排位赛确定最后的名次;反之就要采取淘汰制。不过这种情况在乒乓球比赛中比较少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组循环赛的形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球类运动,因此并不是乒乓球所独有的。
每项比赛的各协会只能报2名(对)种子运动员(双打项目的组合,下同)直接参加正选赛,超过2人的,则要参加资格赛,资格赛一般分为预赛和附加赛。
预赛原则上分32个预赛小组,如果运动员不够分组需要,则每组可空3人,每组的1号位为种子选手,预赛不进行循环赛,而是单淘汰赛。即种子选手与该组其他运动员比赛,只取前16名进入附加赛,16名以后的运动员名次不再带入附加赛。
附加赛为16个小组,根据国际乒联公布的正式成绩进行抽签,单淘汰,最后产生的16名运动员进入该单项的正选赛。
乒乓球资格赛其实有点类似其他项目的预赛,就是比那些直接参加正选赛的运动员实力稍弱些的运动员在正选赛以前所要参加的比拼,在资格赛中获胜了一定名次的运动员方才有资格进入正选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