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少世纪引入体育?
我国古代就有不少体育运动或游戏,但多未成体系并多以“戏”的形式出现(如蹴鞠、打球等),到清末民初开始系统地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和竞赛并在近代逐步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人民体育、竞技体育是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起步的。这与我们长期存在的 “重文轻武” 观念不无关系。
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国民体质依然非常差,1953年的全国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58.7厘米,女性平均身高152.5厘米,体重指数男性为16.4,女性为15.1,平均臂力男性不到30公斤,女性不到20公斤。20年后这个数字并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在1979年以后才实现了显著提高。 1975年《新华字典》第一次出现了“体育运动”这个词。1978年中国加入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开始了系统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全国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体育专业或系,培养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专业人才。在这之前(包括这一时期)很多学校设立的体育部门隶属于教务处,可见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1979年教育部规定全国中小学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当年定为“全民锻炼计划实施”的开始,此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1982年,国家体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幕条例》,这是建国后第一部关于反兴奋剂的行政法规;同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若干问题》,指出体育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项政策奠定了我国体育运动发展乃至现在商业运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