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职业化度那么低?

卓文锋卓文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所谓“职业化”是指运动员把打乒乓球作为职业,还是指乒坛的商业化程度高呢?前者好理解,后面就比较复杂了;后者又包括赛事商业化、场馆商业化、观众商业化等等很多方面的内容,不是单指工资奖金之类的。 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无论是奥运冠军还是世界冠军都不是乒乓球运动的从业主体(从事者),他们参与比赛主要是以国家队的名义,这个群体的收入属于公款消费,不存在什么职业化的问题——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由国家买单”造成的,不过这实质上是一种“税收”形式,所有的公民都为国家队参赛付出了成本,只不过这种付出是通过税收的形式体现而已;如果从收入的角度看,这些运动员的工资和奖金实际上很低,不如一些商业球队的球星,比如NBA或者欧洲足球联赛的代表。

2、说点题外话:其实我们的女排也遇到同样问题,女排队长惠若琪退役引发了关于中国女排职业化的讨论,事实上,国字号球队的训练、参赛都是国家负担,队员参加国际大赛还可能有伤病,这些因素导致排球运动在国内属于“非商业性”项目,球迷也要忍受看不到顶级联赛的痛苦…… 有人说美国的橄榄球也不是商业体育,但美国大学橄榄球联赛却是商业化程度很高的体育运动之一。

苗子温苗子温优质答主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目前中国乒乓球的市场化以及职业化,在全球范围仍然属于佼佼者。毕竟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乒协就不断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比如1994年组建了全国甲A联赛,引入了主客场和外援制度。

从运动员角度来说,能够进入乒超联盟的国内运动员,收入都是上百万、上千万级别的。但是和其他职业联赛不同的是,乒超联盟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体育局提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乒超联赛距离彻底实现职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毕竟对于任何一家俱乐部来说,都无法脱离财政补贴进行独立经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