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直拍如何反手拧?
首先要知道, 无论正手还是反手,无论是弧圈球还是快攻,所有的技术动作都是围绕一个核心进行的——身体倾斜,同时带动手臂(及握拳方式)、手腕、前端手指(拨击球)进行配合。所以,掌握了这个核心,一切技术动作都迎刃而解了。 那么什么是核心呢?这里可以引用巴蜀巨匠、乒坛封神刘主席的话来解释这个问题—— “所有技术动作都来源于基本功,而基本功的核心就是腿、腰、肩协调发力,也就是所谓的‘发力’,有了好的发力方式,再加上正确的节奏感和球感,就可以打出质量高的球。”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腿、腰、肩的协调发力呢?我给大家演示一下(因为视频有限制,只能放一放直板横打的视频): 上半身为发力的核心,在击打或击球的瞬间,上半身要倾斜到位,带动腰部和腿部发力; 在挥拍过程中,手和臂是相对固定的,只有手指和手腕在发力,但它们是需要依靠上半身的发力来达到快速有效击球的目标的。比如正手攻球/突击,在起跳脚着地瞬间,上半身需要充分前倾,这时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随着上半身挺直,腰部肌肉随之放松。 很多初学者在练习这些技术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上半身的发力,他们只是单纯地练习手法(如搓球)或者步伐(如短距离启动),这样是不可能打好乒乓球的!因为在实际对战中,对方是不会给你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起跳、摆腿、吸膝等动作的。大家在练习这些技术时,一定要切记加入上半身的发力。
反手拧拉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为直拍选手在削球面前打破窘境创造条件、丰富了直拍选手反手的技术变化。
反手拧的原理如同正手拉下旋球一样,拍面稍前倾同时用力向拍面方向引化来球,在来球的下降前期撞击球的中上部摩擦发力。
1、击球动作:该技术的击球动作分为引拍和击球动作两个部分。
引拍动作:身体重心放在两腿之间,向左前方顶肩、含胸、收腹成反手拧拉前准备姿势。拍面前倾,手臂自然屈回将拍子引至身体前下方,引拍过程中手腕内旋,拍面紧贴来球旋转方向(下旋),拍型稍有外翻,成反手拧拉拉前准备姿势 。
击球动作:含胸、收腹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球拍撞击球的中上部,并发力向前稍向下撞击来球。
2、站位:一般来说反手拧拉时的站位稍靠近球台,身体重心略微下降,这样有利于向前下方发力撞击来球。身体略微侧对球台,这样便于击球时发力。
3、挥拍轨迹:反手拧的挥拍轨迹是在来球的下降前期撞击来球的中上部位,撞击过程中向稍前稍下方摩擦来球。整个动作可做近似为平切状的动作。
4、用力和击球落点:拧拉时力量大小的控制视来球的长短和旋转程度以及回球的需要而定。如果来球偏短可加大引拍的幅度和前冲力量,落点主要在对方的反手大角度。
5、优缺点分析:反手拧拉的优点是速度快、突然性强、而且落点变化大、可直接形成进攻;缺点是旋转、力量和落点的变化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另外在击球时如果用力不当或引拍不充分容易导致下网和出界;如果用力不够容易导致回球出球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