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届马拉松在哪?
1983年,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的“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马拉松比赛”在北京大学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由官方主办、正规举办的全程马拉松竞赛; 1984年,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由中国奥委会主办的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女子10000米决赛中,刘彦池、张宇分别以29:11.65和33:29.64的成绩,打破男子、女子10000米全国纪录;
1985年3月1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田联大奖赛上,王浩在男子马拉松比赛中夺冠并打破了日本选手山田本一的保持的亚洲纪录;
1987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业余田径锦标赛上,女子马拉松比赛中国队派出了林青霞和张德顺两位运动员参赛,最终林青霞夺得银牌,张德顺获得第6名,至此之后,我国女子马拉松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3年沈阳全运会、1995年上海四大明星赛、1997年秦皇岛全国马拉松冠军赛……这一路走来,中国马拉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变革!
1959年4月5日至10日,首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体育大会。为这次大会服务的有4000名青年学生,其中担任马拉松、竞走项目裁判兼通讯员的有25名。他们参加了这一项目的筹备、组织工作,并在北京先农坛与天坛之间,举行了一次10英里(约16公里)的模拟测试。
同年8月,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马拉松通讯社会议。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州、西安等14个单位的代表,共同商讨在全国开展和发展马拉松及竞走运动的问题,并确定将马拉松的距离由24.3公里改为42.195公里。
1959年9月17日,上海市举行了10公里长跑比赛。比赛在市中心南京路上进行,上海的18支区县运动队和600多名体育教师、学生参加了比赛。
1960年7月2日常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该年8月5日第1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发生25周年时,由该市体育和卫生两局联合举办一项以长跑竞走为主的有意义的比赛。该市体育界的长跑和竞走爱好者很赞成举办这样活动。经研究,长跑距离定为马拉松全程,路线从原常州市政府(现为市教育局)所在处新北门桥起跑,途经南门、东门,再返回原处,为10公里。
消息传出后,江苏省体育部门派人来常州市进行指导,江苏省体育院、南京市和常州市等有关单位1000人参加了活动。8月5日比赛这天,常武地区18万人观看了比赛。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方万南为29名优胜者当场颁奖。
常州市这次开展10公里路跑活动,不仅推动了当地群众性长跑运动的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此项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湖北省体育部门和卫生部门于1964年举办了马拉松赛跑,山西省于1965年举办了“汾阳杯”全省5公里越野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