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想对抗中国吗?
不请自来,我想先从历史根源上来解释这个问题。 新西兰对中国的看法其实有一个演变的过程:1976年以前,新中两国关系正常化处于完全停滞状态,两国之间没有任何官方往来;1976年至1985年间,双方关系开始缓慢改善,但在政治上依然非常冷淡;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新贸易额的迅速增长和对中国移民的开放,政治上的接触也开始加快步伐;2003年10月在新加坡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标志着中新关系的重大突破,自此之后,双边交往已经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发展。 那么为什么在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承认后(1971年)十年时间里没有和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建立外交关系呢?
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新中两国在历史上都没有作为殖民者或者占领国对待过对方领土,因此不存在领土争议问题。其次才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因素——尽管这些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关于历史因素我详细写过一篇文章《从丹顶鹤到普罗塔戈》,因此这里就简言之:新中的建交史实际上就是中国人走出东南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唯一可以设想的外交目标是争取同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开展交流。当柬埔寨波尔布特政府于1975年入侵越南时,中国表示了坚决的支持,以至于后来美国轰炸北越期间北京甚至要求人民军撤出越南北部以保护柬埔寨的领空不受侵犯——要知道越南和中国曾是仇敌,而柬埔寨则是中立国。
总之,从建国初期中国的外交考虑而言,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周边邻国,而澳新两国都在西方列强圈定的圈子之内又属于君主立宪制政体,与中国传统上推崇的中正平和的价值观大相径庭,因此关系长期冷淡也就不足为奇了。直到90年代之前,不论是访问还是正式外交会议,能去泰国就不去新加坡,能去缅甸就去柬埔寨。(当然现在更奇葩,去巴厘岛谈“一带一路”)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问,为什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追随英法美在中苏之间选边站队,毕竟苏联可是要核平他们的存在。答案很简单,因为澳大利亚是个联邦,而新西兰是君主立宪制政体。
如果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选择站在英美一边对抗苏联,那就意味着他们必须支持各自国内的联邦制州或者是邦独立的呼声,因为这不仅是和联邦政府分权的举措,更是对英联邦内部另一个主权国家的背叛。同样,新西兰如果站在盎格鲁撒克逊人那边,就意味着国内毛利人的强烈不满,因为在二战前毛利人就曾经独立战争(1845-1872)来追求民族自决,尽管最后未能成功,但分裂势力一直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