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没有参加世界杯?
1956年,国际足联规定所有会员国每年必须举行两次国际足球比赛。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哪有能力举办这样的赛事,于是将承办权交给了当时还在中国的大使馆所属的“中华足球联合会”。 当时的驻法大使曾丹是上海人的缘故吧,对足球还是有点兴趣和研究的。他委托法国籍友人马雷夏尔(《足球皇帝》作者)帮忙筹划组织一次中法友谊赛来纪念中国驻法大使馆成立20周年,并担任了此次赛事的组织者之一及裁判工作。时任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李凤楼带领国家队远赴巴黎参赛,最终以1:4输给了由迪斯勒、普斯卡什等传奇巨星领衔的法甲俱乐部球队,中国队中的徐瑞权、沈玉文两名球员还攻破过法国国家队的球门——他们分别是国家队的历史第一和第二射手,至今无人打破。这次友谊赛的成功举办了让当时的国际足坛对中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为后来中国足球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78年,中国足协在邓小平的亲自关注下正式成立.同年12月23日,中国足协加入国际足球联合会(FIF),成为中国第45个成员国。 中国男足第一次正式的世界杯赛参赛经历是在1976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当时的国际奥委会禁止政治色彩浓厚的国家队参赛,所以中国派出了以北京工人体育俱乐部“健力宝队”为班底的代表队参加了这届奥运会。虽然最后只拿到了第九名,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男子足球的第一支国家队。 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中国男足在亚洲赛场上接连取得成绩,先后获得亚洲锦标赛殿军,亚运会第四名和中国亚洲杯冠军的好成绩。这为八十年代初中国男足成为亚洲一流强队奠定了基础。
然而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加速发展,经济发展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目标,而相对不那么重要的包括体育在内的精神文化活动被逐渐忽视,加上足球运动的推广难度太大等原因,使得中国在八十年到九十年代初期陷入了一段长达二十几年的低谷。在这段时期里,除了1984年在泰国曼谷进行的十运会外,几乎没有再参加过任何国际性赛事。 直到1992年初,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在北京一家饭店与一位日本朋友吃饭,听这位日本人说了几句有关中国足球的话才引起了他足够的注意。回国以后,他便向当时的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建议应该重新重视发展中国的足球事业,得到了高层领导的肯定。随后便成立了以原国家体委副主任伍绍祖为首的中国足球改革领导小组,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全面整顿工作,制定了新的中国足球发展规划纲要,并于两年后的1994年正式出台了新体制方案。 根据这个方案,中国足协改组为中国足球协会,是一个全国性的自治业余体育运动社团法人机构,隶属于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同时,中国男足也由此走向了职业化的道路。 不过由于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整整错过了两届世界杯正赛的报名时机,所以尽管此时我们已经开始实施职业化改革,但是仍然没能实现重返世界杯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