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队投手重要吗?
投手通常站在本垒板后方18米(60英尺6英寸)且于一条称作投手丘的土墩上,将球水平朝打击区(打击区的前缘距离投手丘顶端有18.4米(60英尺)处)投出,打击手手持球棒并试图将投向他的一般球击出。通常当球落入界内时,该名打者会设法往本垒冲跑,期间至少要踏上一、二、三垒包各一次,并在上该垒的同时,守备方尽量设法令跑者出局。若打者将球击飞出外野手所能接杀范围以外时,称为全垒打(俗称“飞出场”、“满堂红”、“乌龟”,闽南语及香港称为“轰火车”、“中炮”、“轰飞”),此时不但打者可以回到本垒得分,同时所有跑垒员也可以直接上到本垒得分,所以常常能制造大量分数,是一般比赛的重要胜负关键。
投手的职责就是让打者无法击出他想要击出的球,并尝试让打者出局,若球没被击出(三振或触身球犯规),则投手完全控制球局的运球。由于“投”为打者击球的前置动作,且投手于球进场前有最多的时间(同时具有离本垒较近的地理优势和控球优势)思考如何解决(让打者出局或上垒)该名打者,因此使得该位置通常被视为球队的重要位置。
在一般的正规比赛,投手会固定地于该局内持续控球,直到该局(半局)结束为止,仅有两种情况可以进行换投,一是球队宣告换投,另一则是规定局数结束。一般情况之下,正规比赛常是九局制,所以如果该队球员全部于该局在场击球一次(垒包上又没有跑垒员),则宣告半局结束;而九局结束且两队交换攻守次数相同情况下,该场赛事比完。若九局结束分数仍相同则进入延长赛,直到分出高下为止。
一般正规比赛,通常以每队一九(有时候为二一人)位球员出赛,而投手有五至八位。一般比赛的先发投手只会投四到八局(多为七局),其他投手则会分摊其余的局数。而负责接替先发投手的投手称为中继投手,负责该场比赛最后数个出局数称为后援投手(或简称“火球”、“救火”),更专精负责单局的后援投手称为“中坚”或“中尀”(闽南语,源自日文的“中継ぎ”)。而负责解决连续两名打者的专用后援投手称为“终结者”。
投手通常不会到外野助防(但有时会),在守备时,捕手会负责在本垒板后面,负责接本垒前面的球和接捕投手投出的球。在垒包周围会有数名内野手,其主要的工作是接捕本垒前面的球。通常也可能会有数名外野手,其主要工作是接捕安打球以及高飞球等。
若为九人制的比赛,通常不会有专职的投手和捕手,而是球员轮流担任(而内、外野的球员也是),所以称为轮流制投手;至于为九人担任三出局数的投手称为“铁人”。投球的目的是设定打击者无法击到球或使其击出利于守备方接杀或刺杀的飞球或滚地球,而打击者的目的则是击出落地在界内且没有接杀或刺杀安打,或击出飞出场的全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