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赛乒乓球是无缝的吗?
不是无缝的 这次世乒赛就有很多球在接发球的时候,因为对对手的了解和预判,所以故意往某几个地方挡回去,然后对方就没能回击过去。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1、为了避开裁判的吹罚(其实这个说法很矛盾,既然是故意的,那应该是有意为之,但是赛场上的瞬息万变,很多时候不好说的)
2、对于自己状态的正确定位,毕竟大赛气氛不一样,有很多运动员在大场面下反而发挥不出来,这个时候如果利用自己熟悉的感觉去打乱对方的节奏,未尝不能事半功倍
3、对于对手的研究,毕竟打熟了,你知道他哪几板要发力,哪几板要蓄力,可以有的放矢的去应对 在国内比赛,由于选手之间很熟悉了,这种打法很难得手,但是在大赛中面对陌生的面孔,这未尝不是一个制胜的法宝
乒乓球大小直径40毫米,重量2.5克的白色或橙色的球,是由赛璐珞制成(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改为使用名为“赛通塑料”的新材料),在距离台面30厘米高(从球的底部计高)的位置,以235转/秒—255转/秒速度旋转。它在国际比赛中被广泛采用,而传统的38毫米球,仍然在其他一些场合下使用。
在国际赛事中(国际乒联及奥运会),球的大小一直变化。由于乒乓球球拍技术的改善,球速越来越快,乒乓球本身也得到不断地改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采用了更重的乒乓球,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又增大了球的直径。2000年9月的日本横滨,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将乒乓球直径增大到44毫米的“大球”,随后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46届世乒赛中正式采用“大球”。到2003年,乒乓球的直径从44毫米又恢复到了40毫米,但是为了保证“大球”时代的选手和“小球”时代的选手水平不受太大影响,“大球”时代的选手将可以参加“小球”时代的比赛,但是如果想参加“大球”比赛,必须要在“大球”时代有过参加正式比赛的纪录。因此王楠、孔令辉等选手可以兼顾两种球的比赛,而施之皓和马文革等选手就只能选择“大球”。
国际赛事中使用的球颜色有两种,白色和橙色。比赛选用那种颜色由裁判长决定。通常第一局用白色,第二局用橙色,第三局再换白色。这样下去,谁先获得三局胜利,剩下的比赛就算作废。如果打满5局,那么在单数局都将更换颜色,而2,4局则沿用上一局的颜色。乒乓球除了颜色有规定外,光洁度还有特殊规定,即比赛的球表面不得有颗粒。正规的用于比赛的乒乓球,球上均有“ITTF”标志,同时注明直径、重量和材质。乒乓球在有照明的室内运动,照明度的最低要求是为400勒克斯。地面高度最低要求为4米,地板为深色并具有弹性。乒乓球台表面是平整的,从地面起到球台面的距离是76厘米。球台内有4厘米的挡板,防止球弹落到台面下去。通常在正式的赛场上,球台边沿被垫在毛巾下,毛巾的大小和球台相等、为深色。球台一般用暗绿色的无光材料制成。其大小为2.74米× 1.525米×0.76米,由长的侧面称为边线,短的侧面称为端线。球台一般由暗绿色的无光泽的材料制成。沿球台长和宽的两侧有条3毫米宽的白线,称为边线和端线。靠近边线而且距离3.65米的白线称为中线。与端线平行并与中线垂直的白线称为短边,它把球台分成两个相等的区域,每边1.38米。球网跨越球台的整个宽度以6.5毫米的高桩支撑,高出台面15.25厘米。网的中间顶部有3毫米宽的白线。球网和球台的边线相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