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如何打好篮球?
应该明确一点,篮球是团队项目,个人的能力再强,不结合全队的情况和努力,是不可能拿到好成绩的。所以,对于题主这样的初学者,一定要从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开始。 练习方法:
1、找几个基本配合套路(比如说,传切、掩护、策应等)多进行练习;
2、熟悉5人场与3人场的规则并尽量在实战中运用;
3、找到几套适合40+人群的高效率投篮方式(比如,高弧度跳投、急停跳投、抛投等等)并进行强化训练;
4、加强身体锻炼(体能、力量以及对抗性训练),增强对抗意识并努力提升自己的抗干扰能力;
5、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球商,即判断能力(对机会的判断、对手情绪的判断等等),提高出球、突破的效率。
6、保持好心态,不要急于求成,做好以上几点并加以巩固,打球时注重每一个细节,慢慢来,成绩是会慢慢提高的,千万不要因为心急而乱了阵脚,欲速则不达! 当然,如果题主只是想强身健体,不必非要有好的成绩,那很简单了——多打篮球,打多种类的篮球(正规比赛、街头篮球、三人篮球、运球上篮、投篮、运球等等),在打的同时,注意观察别人的打法,有意识的借鉴一些好的做法,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打球方式中去。这样,你的技术肯定会越来越成熟,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40岁是一道坎儿,过去这道坎儿后有些人觉得自己老了,便什么都不干了;有些人大干一场,让自己老得慢,甚至“返老还童”。李岩就是后者,从40岁重新开始运动以来,现在已经50岁出头的他看上去就像30多岁壮年汉子。很多人在知道他年龄时都表现出不敢相信的表情。他自己也觉得越运动越年轻,越运动心情也越好。
李岩告诉记者,他在40岁以前,由于工作繁忙,每天除了上班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用在应酬上了。由于常年喝酒抽烟,加上身体缺乏锻炼,身材渐渐走样,虽然体重只有120斤左右,但肚子却像150斤的人。别人都是“三围”不断增加,而自己却是“一围”增加。李岩现在回忆自己年轻时的生活还有点后怕,觉得那不是“生活”,而是在“活着”。
真正让他开始喜欢运动是在40岁那年的一次体检后。当时他除了高血压外,还有脂肪肝、胆囊炎。很多年轻人都没有的老年病,却在李岩身上都体现出来了。医院的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建议李岩“必须运动”。从那时起,他开始走进健身房,每天一个小时,雷打不动。后来,李岩在朋友的带动下开始跑步。从一公里、两公里,到现在能跑几千米,也是由慢跑,然后是快跑,现在能进行中短距离的竞速跑。现在,他每周都要参加一次长距离的训练,最长的距离达到25公里。
除了在健身房锻炼身体进行力量训练外,李岩几乎所有的有氧运动都选择跑步,在他看来跑步不光是最方便的运动,也是成本最低的运动。“只要有一双跑鞋就行,也不用找什么场地,即便是最差的雨雪天气也能进行。”李岩觉得任何一项运动都需要花费很多成本,即便是篮球,自己除了不上班的时候可以组织一下,平日里也就没那么容易练了。而每天下班后跑上一个钟头,不但能缓解一天的辛劳,还能“跑掉”烦恼,让身心彻底放松。李岩表示,虽然自己现在身体好了,心情好了,但为了确保身体健康,平时依旧会禁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