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伊朗什么结束?
1、中伊关系不会像中朝关系那样,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而持续坚如磐石。历史上,明成祖派郑和先后六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但并未到达印度。清初,中国政府曾控制着整个印度河沿岸直到克什米尔的广大地区(相当于今巴基斯坦)。
近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英国首先控制了整个印度河平原,然后进军阿富汗,逼迫俄罗斯退出中亚,将势力范围延伸到新疆,并不断向中国挑衅。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攻陷广州,迫使其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掠夺了广东附近的大量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逼咸丰皇帝逃到承德避暑山庄,随后在天津签下中英《天津条约》。
可以说,正是西方列强的入侵才使中国失去了对西域乃至中亚的统治权,也间接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产生,中国由此开始全面抵抗西方列强。 而同时期的伊朗,在历史上从未属于过中国版图,两国之间并无历史上的积怨,这为后来的中伊友好打下了基础。
2、中东是“战略死地”,美国不想也没能力深入介入。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中东对于任何大国来说都可谓“战略死地”——既无出海口,又无重要资源,且人口密度大,一旦动乱不安,很容易出现恐怖主义势力坐大的现象。
二战以来,美国曾在中东投入大批军队,结果却深陷越南与伊拉克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今天的中俄,则再不可能像美帝那样在中东投入重兵,毕竟两个国家都有举足轻重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在美国无力干涉的情况下,中俄完全可以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叙利亚问题争端化解,进而将注意力集中到更重要的阿拉伯之春所遗留的问题上——利比亚问题以及也门内战都是今后一段时间中东问题的焦点所在。
3、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穆斯林在欧洲与美国相继发动爆炸袭击,使得中东问题中的难民危机、宗教纷争等问题进一步被激化。尤其是巴以冲突再度升级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向阿拉伯国家放话称:“我们并不孤单……美国和欧洲准备向我们伸出援手。”这话虽说有些大话,但也表明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